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3月30日,意昂2招商工召開中華傳統文化課程研討會。副校長王曉鋒👩❤️👨,教務處、學工處、校團委、藝教中心🔖、宣傳部𓀔、教育研究院🧷、部分學院負責人及校外媒體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王曉鋒主持🚴🏽♂️。
教務處副處長曹峰梅從建引結合、創新實踐和製度保障幾個方面對我校近兩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與梳理,並對傳統文化教育及課程體系建設提出構想。
與會人員就如何建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展開討論。人文學院副院長賈利軍提出,應當構建傳統文化教育體系,以經典著作引讀課程建設為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為核心,培育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明星與名師。並建議實施課堂與實踐、競賽、社團📕🎪、論壇等多渠道多途徑一體化的聯合教育🕘💆🏿♀️。
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王立群建議👨🏽⚕️,開發體驗式教學模式🛟✫,以舞臺表演♊️🧑🏽🦱、動手設計🐇、VR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到學生骨子裏去🎥。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郭麗萍認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是目前思政教育教學的一個趨勢🍩😔。貫穿哲學思想價值觀於思政課及實踐,延展思政課教學成效並提升思政隊伍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選修課的動力,融合跨校資源、線上線下資源進行課程建設等將成為未來思政課上進行中華文化傳承的方式👨🏿🦱。
外語學院副院長張萊湘建議,要改變外語教學中重西方文化傳播👮🏻🤘🏼、而對母語文化失語的現象✥🟣,開設一批中華文化的英語選修課,以此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國際交流能力。
法學院副院長於兆波提出📓,通過弘揚當代法治思想,進一步推進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建設🧑🧑🧒。
王曉鋒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如何通過每一門課程,將傳統文化的精髓教給學生,將中國優秀文化傳承下去,讓學生為祖國的文化感到自豪。
未來,意昂2招商工將著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課程的建設。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探索優質通識選修課向必修課程轉型的道路🥷,並對適當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課程的學分🥁📲,或者允許替代學生選修兩模塊的文化素質通識課等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和嘗試🙎🏻。
(審核:曹峰梅)